關于哲學的故事:
1508年,中國貴州西北部,在這片尚未開化的蠻荒之地,一個中年男人在偏僻洞穴中,為自己安置了“新家”:一張草床,一座灶臺,外加一個石頭做的棺槨。
35歲以前,他出生顯赫官家,生而不凡,年少有為,并在28歲考中進士,步入仕途。
35歲這年,抱負還未施展,卻已走向低谷,宦官當權,諫言被貶,還半路遭人追殺。
他一生立志求索圣賢之道,卻被現實打擊得體無完膚。
一天夜里,他同往常一樣端坐石槨之中,以求參悟生死要義,尋求內心寧靜……
沒有圣跡征兆,也沒有啥靈光乍現。卻在一聲長笑中,豁然開朗、恍然頓悟:原來圣人之道,就蘊藏在每個人的心中……
至此,他創(chuàng)建了一門新的哲學。這門學問,雖然不是開源之作,但卻承前啟后,并且因為洞察人性、夠接地氣,而影響了后世無數的有識之士,成為世間的指路明燈。而他,也因此與孔孟朱圣賢并列,永垂不朽。
——他,就是王陽明。這門哲學,就是心學:“心即理—致良知—知行合一”。
生而為人,我們最好奇的問題是:我從哪里來?將往何處去?
哲學探討的就是這樣的終極問題。因為比較抽象,所以往往被束之高閣。
事實上,當我們以平常心走入其中,便會發(fā)現,哲學在“窮盡天下萬物之理、探尋天下萬物本源”的背后,更多教會我們的,是如何“腳踏實地、仰望星空”,是陽明心學所闡述的:“求諸內心,知行合一”。
人生到底有沒終極意義?
以下,進入正題。
哲學是感性思維超越于經驗之上的一種探索,是關于智慧和思想的升華。特別是中國古代哲學,從百家爭鳴到漢唐儒釋道、再到宋明理學心學,已經在無形之中融入骨髓,成為我們的文化基因。
對此,我們先簡單科普下中國古代哲學的三大流派:儒家、道家、法家,可以說其分別決定了我們現在的價值觀、精神追求以及管理思想:
儒家:作為中國倫理思想正統,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最根本的價值理念。從先秦孟子和荀子關于“人性善”還是“人性惡”之爭,到宋明理學和心學關于“性即理”還是“心即理”之辨,核心都離不開當年祖師爺孔子所提出的“仁義”思想(愛和正義~)。
道家:作為中國眾多思想流派的最初本源,提出對于思想的思索,即對于思想的思想。其極具穿透力的思考和見解,跨越千年不斷被后繼者如法家、宋明理學以及佛學禪宗等融合吸收并發(fā)展演繹,可以說道家蘊含了中國哲學最本源純粹的思想精華。
法家:是中國幾千年管理思想的鼻祖,直接奠定了中國歷朝歷代、乃至現代的管理根基。早期分為“法、術、勢”三派(法制、權術、賞罰),后來由韓非作為集大成者,將三派融為一體,并且吸取儒家仁義思想,以及道家萬物運行法則,進行綜合實踐運用。
真是源遠流長、博大精深~
雖然看上去很抽象,但其實哲學就融入在日常生活中。接下來,讓我們回到終極命題“人生意義”,并試著用更接地氣的陽明心學進行哲學解答:
一、心即理
王陽明在貴州悟道后,開始授課講學。
有學生問王陽明,何謂“心即理”?
王陽明取來《戰(zhàn)國策》,將首頁的戰(zhàn)國地圖撕碎,讓學生重新拼接。
無奈地圖信息量太大,學生苦拼半天也未能完成~
陽明笑笑,直接把紙片一翻,竟是一幅作者畫像
——把人拼好了,地圖自然也就完成。
學生頓悟:“人對了,世界也就對了?!?/span>
一切問題其實都源自內心,求諸于內即是理。
“宇宙便是吾心,吾心便是宇宙”。不要去糾結抽象和具體的區(qū)別對立,只有一個世界,那就是你的內心。你對了,世界也就對了。用大白話來說,心態(tài)決定一切。心態(tài)正,自然就會淡定。
放在今天,如何才能不那么焦慮,關鍵做到三點:
不要攀比。煩惱來源于欲望,而欲望主要來自差距。當我們過分關注外部,整天惦記著隔壁老王家怎樣怎樣,便會開始抱怨,開始不淡定。
不用恐懼。大腦有兩個系統,一個是“監(jiān)控”,一個是“操作”。當我們對未知感到不確定,便會開始恐懼,而恐懼又會促使大腦處于監(jiān)控狀態(tài),從而產生焦慮。其實唯一能夠讓我們恐懼的就只有恐懼,其它都是浮云;
專注當下。也就是該吃飯吃飯,該睡覺睡覺,全然專注在當下。這樣,就沒有時間去計較過去的得失,也不會對未來感到不安。
二、致良知
王陽明在當地因俗化導,不久被調任為縣令。
剛一上任便抓獲一個大盜。
大盜橫著脖子,毫無懼色:“要殺要剮隨便,道德廉恥別講?!?/span>
王陽明說:“天氣太熱,脫掉外衣再聊?!?/span>
大盜說:“脫就脫!”
過了一會,王陽明又說:“實在太熱,內衣也脫吧?!?/span>
大盜回到:“大丈夫光膀子也正常,沒啥大不了!”
又過一會,王陽明說:“內褲也脫了吧,一絲不掛更自在?!?/span>
大盜趕緊搖頭拽緊內褲:“這可萬萬使不得?!?/span>
王陽明說:“你死都都不怕,卻在乎一條內褲?看來還是有廉恥跟良知的!”
大盜折服。
“明明德,致良知”。明德,是指人心的本性;致良知,便是遵從本心去行事。說白了,就是成為本來的自己,遵從本心和良知去做事。
放在今天,如何應用:
在日常生活中,摒棄狹隘和偏執(zhí),真誠去做我們自己認為對的事情,就能真正達到至善(要牢記孔老夫子的“愛和正義”~)。
在工作學習中,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,不用太在意短期的金錢和名望,要堅信熱愛才能帶來長久的價值和幸福感。
三、知行合一
在王陽明看來,所學所悟如果不應用于具體實踐,那就是耍流氓~
于是,在貴州悟道后,他便開啟了開掛的后半生:
——42歲恩威并施,以詭譎心戰(zhàn)平定為患江西數十年的民變禍亂;
——46歲仿效赤壁之戰(zhàn),在鄱陽湖中以少勝多平定洪都的寧王之亂;
——55歲老驥伏櫪,為兩廣百姓掃除西南的土族之亂和盜賊之亂。
在中國歷史上,能文能武者不少,但兩者都能做到像王陽明這樣極致,即是圣賢又是戰(zhàn)神的,寥若晨星。
“知”不單是知識,更指良知。只有知行合一,才能致良知。從“知道”到“行動”,是真正的大徹大悟和上等智慧。
放在今天,又該如何實踐,關鍵做到三點:
聚焦目標。還是以前聊過的那句話:高手永遠是盯著目標做事。只有認準目標,精于一事,將一件事情做到極致,才有可能真正創(chuàng)造價值。
關注行動。要真正弄懂一個道理,就應該去付諸實踐。說白了就是永遠都要“走出去”,在實際動手的過程中,才有可能找到答案。
不忘初心。最后,在實踐過程中,必然會遇到挫敗跟挑戰(zhàn),也會有誘惑跟彷徨。關鍵還是要反觀內心,莫生妄念,勿忘初心。
“心即理”是動力起因,“致良知”即是初心也是目的,“知行合一”則是方法途徑。做到這三點,人生才能如王陽明臨終所言:“此心光明,亦復何言?!?/span>
馮友蘭先生曾說過,人生有四重境界:“自然境界、功利境界、道德境界、天地境界”。哲學便是對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的覺解,通過對人性的系統思考,闡述人所應該成為的人。
人生到底有沒有終極意義?其實生命本來就是“向死而生”的過程,人生最有意義的就是經歷,注重結果,也享受過程,因為我們活在當下。
:)還有福利,關注微信公眾號,后臺回復“哲學”,帶你《一張圖了解“哲學”》
The End~
P.S.:“理學”以程頤及朱熹為代表,主張“性即理也”,認為萬物皆有其客觀本性,此本性便是理,通過“格物致知”,即對具體事物進行窮究練習,從而探得抽象的“理”;“心學”則以程顥、陸九淵和王陽明為代表,主張“心即理也”,即遵從內心和本性行事,才能達到至善,求諸于內心而非求之于外力。
P.SS.:“法”指法律、法制,主張在法律和君主面前人人平等,依法行事,以商鞅為代表;“術”指君主辦事、用人的方法和藝術,強調要御人有方、趨利避害,以申不害為代表;“勢”指君主的權利、權威,強調要恩威并施、賞罰分明,以慎到為代表。